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东方明珠 >> 东方明珠新闻 >> 正文 >> 正文

辞职以后余秋雨和鲁迅给我的启示

来源:东方明珠 时间:2023/6/28

辞职了。我很平静,没有考虑未来怎么办,只是淡淡的安排,淡淡的读书,淡淡的看电影以及淡淡的行游。这只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虽然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增长,但为什么不能淡淡呢?辞职的诸多好处,让我乐在其中,与大家分享吧。从朋友处借了余秋雨的《摩挲大地》,花了一天一夜竟然读完了。想到从网上下载的几本书,到现在也没有去读,真是应了那句“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古语。然后就到宁波的九龙湖和东钱湖陶冶情操,真是体会到了古人形容风景名胜为“秀色可餐”的意境了。此后,更是有时间到上海和绍兴遛一遛了。上海是世界级的大城市,今年又重新到那里,大都会的繁华与喧嚣一如去年,好像今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到。再讲讲绍兴吧,去绍兴我是奔着鲁迅来的,便又知道了蔡元培原来和鲁迅是同乡,并且颇有渊源。看完鲁迅故里,感觉很有些失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可能是游人太多的缘故吧。在这些行动之外,就剩下了无聊和睡觉了,但是我想这其中还有些思索,便是辞职的第二点好处。

我是世人所谓的80后,现在混迹在南方的某一个角落,普通而平凡。同学恋爱的恋爱,结婚的结婚,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我却辞职了在漂泊。有时候,感觉自己真是一个GPRS,对于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可以精确到分。现实中,这个刻度变得那么飘渺。在这飘渺之中,于是有了类似神经质的琢磨。在余秋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仿佛在中华大地穿行,汲取历史给我们的营养。从西北莫高窟到东南天一阁,从东北宁古塔到西南苗寨,再到山西平遥,先生用极其细腻的、超越前人的眼光和思维,纵观中华五千年,我似乎坐着时光穿梭机沐浴了各个朝代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在山西平遥,先生对于晋商的经商之道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感触尤深。“能够有把握做出判断的只是,山西商人致富,既不是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又不是由于祖辈的世袭遗赠。他们无一不是经历过一场超越环境、超越家世的严酷搏斗,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我非常认同这句话,看看张瑞敏、张近东、黄光裕、史玉柱、柳传志、牛根生等等的履历,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暴风骤雨,才开创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商业帝国?先生同时认为,“山西商人的全方位成功,与他们良好的整体素质有关”,并给出了晋商“商业人格”的几个方面: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可以说,先生没有从商的经历,却概括如此之精辟,不能不令人信服。反思张瑞敏们,无不是晋商“商业人格”的具体体现。当然,先生在总结晋商破落的原因时,也不乏睿智的言语,也给我了很好的启示。在《天一阁》这篇文章中,才知道先生是浙江人,感叹江浙真是人杰地灵,以及从近代以来对于中国的影响,鲁迅便是其中一位。对于鲁迅的认知,从小学就开始了。课文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影响80后整整一代的文章,于是今天就是冲着这篇文章来到鲁迅故居,寻访上学时代背诵中的,想象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那天天气真的很好,可以当然嗅到春天的曼妙味道,这真是看百草园的绝佳时候。当我随着如潮如涌的人流来到百草园,不禁哑然,“光滑的石井栏”、“矮矮的土墙”以及“皂荚树”竟是那么的别扭,我想这个原因就是人太多了吧!闭上眼睛,眼前出现了鲁迅和闰土拖着小辫子玩耍的景象,伟人的童年是这么的多姿和乐趣。在三味书屋,看到了鲁迅所刻的那个“早”字,于是有了些欣然,因为时间没有流走伟人给我们的典范。想当年,周家在绍兴也是大家族,但是家道中落,鲁迅得到了更多的人生经历,相比于其他人更能够体会的酸甜苦辣。在鲁迅纪念馆,对我感触尤为深的是,鲁迅的手稿和学习笔记,我只能说极其认真、极其严谨、极其详细,他的几何笔记简直可以说是一本印刷的教科书。这里面隐藏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穿越时代的伟大精神,便是人流如注的原因了。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鲁迅安息在那里,无论是曾经的南京路还是现代的东方明珠,在诠释鲁迅的梦想。有一个问题,鲁迅对于上海有什么样的描述呢?只能下次空闲的时候了读一读了。

神经质的琢磨不能填饱肚子,而且不能付诸在行动中去,只能是寻找自己的另一个平台,给自己另一个挑战,这便是辞职的第三个好处了,也是小文的结语了。我在想自己辞职以后,怎么办?只有一句话,就是超越自己。超越自己就是反思以前的自己,改变现在的自己,实现未来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控制住自己便是关键之关键了。其实,这个近似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就是一个大社会的高度,这个高度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