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东方明珠 >> 东方明珠新闻 >> 正文 >> 正文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和介绍

来源:东方明珠 时间:2023/3/12
怎样才能查出白癖风 http://pf.39.net/bdfyy/bdfzg/180119/6010160.html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因此,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和介绍的有昆曲,苏绣,碧螺春绿茶制作技艺,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苏州评弹,古琴艺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剧等都是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声腔、剧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百花园中的“兰花”。昆曲起源于14世纪的中国苏州昆山,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也是苏州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结合。它以优美的歌词、优美的风格和细腻的表演而闻名。它用鼓和板来控制歌唱的节奏,以曲笛和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

苏绣

苏绣是苏州的地区刺绣产品,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湘绣、粤绣、蜀绣齐名,其发祥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各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优美,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风格精美,被誉为“东方明珠”,中国苏绣的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刺绣作品在国内外获得了许多奖项。年,苏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精美的苏绣(环绣山庄牌)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江苏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

苏绣

碧螺春绿茶制作技艺

“碧螺春”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此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色,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旋状,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千年历史,因产自苏州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又称“洞庭碧螺春”。唐代时被列为贡品,洞庭(山)碧螺春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江苏著名特产。碧螺春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具有细秀的特点。“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茅”可以从嫩芽和嫩叶的嫩度看出。汤色清亮,浓郁醇厚,清新爽口,回味悠长。碧螺春绿茶的生产工艺采用传统的采制技艺,分为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七个工序。年,其制作工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碧螺春绿茶制作技艺

宋锦织造技艺

宋锦织造是苏州传统手工艺技艺之一,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产的宋锦,织造精细,艺术风格优雅,具有宋代以来的传统风格和特色,与元明流行的织金锦、光泽亮丽的妆花缎等品种明显不同。年5月20日,宋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锦织造技艺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是江苏苏州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织造技艺,主要存在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苏州缂丝自南宋以来,驰名全国,成为主要产地。明清时期,苏州缂丝依然繁华。年5月20日,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苏州端午习俗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最重要的民间节日之一。苏州的五月端午历史悠久,全民皆有参与。它的内容非常丰富,着重展示苏州独特的民俗和历史文化遗产。苏州端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后来,随着苏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端午节开始是为了纪念伍子胥,逐渐演变为苏州市民一年一度最大的狂欢节。形成了一套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民俗活动,包括龙舟表演、挂艾叶菖蒲、包粽子、吃端午饭等。苏州端午习俗,连同屈原的家乡和汨罗江畔端午的习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端午习俗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它是一种传统曲艺说书的戏剧形式,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它起源于苏州,流行于江苏、浙江和上海。评弹历史悠久,流行于清朝乾隆年间。最著名的艺人是王周士,他为乾隆皇帝唱歌。咸丰、同治年间,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后来,苏州评弹流派众多,使苏州评弹艺术延续了多年。8年,苏州评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苏州评弹

古琴艺术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是江苏省常熟市的一种传统音乐。它是中国古琴流派之一。它起源于江苏苏州常熟市,由严天池于明末清初创办,影响遍及中国各地,被誉为“古音正宗”,也是苏州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8年,古琴艺术(玉山琴派)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广陵琴派、金陵琴派、梅庵琴派、岭南派、浙派等共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年,常熟市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古琴之乡”,同年又被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亚大分会命名为“古琴之乡”。

古琴艺术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江苏省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苏州的香山位于太湖之滨,有多年的历史,这里百余村庄人多地少,自古建筑工匠层出不穷,因从业者技艺不凡,人称"香山匠人"。香山帮是一个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为地理中心,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他们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创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一脉香山帮,后来,以香山帮模式建造的房子,就叫苏派建筑。年,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苏剧

苏剧是一种由花鼓滩簧、南词和昆曲组成的地方戏曲。它在江苏省苏南浙北城乡。它的前身苏滩,原名对白南词,俗称"打山头",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的无伴奏静坐歌唱。由于苏剧在文学和音乐上都与昆剧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很多苏剧艺人也会表演昆剧,很多人在昆曲衰落时期改行表演苏剧。因此,苏剧的表演艺术在昆剧的滋养下,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朴实、细腻、注重内心体验的风格。年5月20日,苏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