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载物的创始人刘sir在一本书的推荐语里讲过一句话,大概是说:
现在的书为了市场化都被过度包装了,导致书里的内容和封面上的相差甚远。
这确实是一个让读者困扰的问题。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很难直观地判断一本书的价值。
可即便在被同化的封面下,却还藏着一些,让人意料之外的惊喜—《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利用十二个认知原理决定别人记住什么》。
从封面看,它跟大部分的书一样。但看目录就觉得,它不一样。
这本书有十二个章节,讲的是十二个认知原理。这些原理讲的就是如何让你记住你想记住的东西。
并且还是用轻松、有趣、高效且包含试验的方式,就像封底介绍的那样:
这是“十二堂奇趣认知课”,一边玩,一边就学成了输出高手。
接下来,我们就从一个大家可能没意识到,或者都忽略了的问题开始:我们的大脑在同一时刻只能听到一个声音。
链接着“回忆”和“故事”来讲述,学习中,如何利用好以下3个方法,让你记得更快、更牢,学得更高效。
大脑只允许一个声音存在
回想一下:你看上面那些内容的时候,脑子里是不是有一个“声音”在读这些文字?
然后你再轻声读几个字试试看,脑子里是不是只有你读的声音,刚刚默读的声音就没有了。
再回想一下听课时候,如果你把老师讲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是不是就会出现“断片儿”的情况。
这是因为当你在脑子里,整理并记录那些知识点的时候,就是你在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声音,“说”给你的大脑听。
很多人会觉得边听边在脑子里过一遍学的更牢。这也是事实,可还是需要取舍的。
要想学好:要么就专心听老师讲,要么就调整笔记,把重点写写画画就可以了,重要的记录一下,必要耽误后面的内容。
不记得是在哪本书里看到的了,讲的就是学霸的笔记要么寥寥草草,要么就没几个字。
但凡笔记整整齐齐,甚至知识点什么的都在笔记本上的人,学习成绩都不怎么样。
因为两者的侧重就不一样。
另外可以通过图片来帮助理解记忆,因为声音和图片不是“一条路”。所以看图并不会影响我们大脑里的声音。
很多大学老师都喜欢用PPT,上面又几乎都是文字,而且有的老师还会照着他的PPT读,这样对我们的学习来说其实是很不友好的。
因为如果我们要看字,那就听不到他说什么,只听他说吧,那PPT放在那里又是在忍不住不去看。
最好的PPT就是随便几个字,然后放图片在上面,这比一篇一篇的PPT文字高效多了。
这本《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是比较偏向于写给有“教”别人的需要的人的,就是告诉这些人,要怎么说,别人才会听你的,才能记住你说的。
那对于学习者来说,就记住两点:
确定好你要让哪一个声音进入到你的大脑;
当你在听的时候,和看文字比起来,看图会让你学的更专注和高效。
回忆并输出:加深记忆的牢固性
在我们把信息通过声音传到大脑之后呢,它只是短暂停留一会儿,如果任由它呆在那儿的话,没几天就啥都忘记了。
所以接下来为了巩固记忆,就要利用“回忆”来帮我们牢牢地记住它。
书中每隔两章就会出现一张海报,一共出现了4次,还有一张海报出现了一次。
只出现一次的海报是由4张一样的海报组成的。
每次海报出现的时候作者都提示花15秒看看海报内容,然后在后面问:是否记得这两张海报,记得多少内容。
明显地感觉到,大脑里那张出现过4次的海报,比只出现过一次的海报要清晰的多,印象也比较深刻。
在第一次看的时候比较仔细,然后第二次看到的时候就会回忆,并且去想它跟之前看到的会不会有哪里不一样。
就会促使自己回忆之前看到的那幅海报,并且还会翻回去看看。
这个“想它们是否会不一样”的过程,就是一种输出。当回忆和输出同时起作用的时候,记忆就会进行一次加固。
所以即便隔了两章才看一次,也比同样的海报看四遍的效果要好很多。
文字的知识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放任自己不去回忆、复习那些知识,它们就只会被慢慢淡忘。
很多老师都会叫我们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等等。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自己回忆,把知识记得更牢固。
可我们不听。虽然我们知道老师说的对我们有用,但他们的话没有让我们意识到有用。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就拿看书来说,很多人看过就忘了,而有的人却能够把内容讲出来,这就是回忆并输出导致的结果。
这只是记忆中的一环,为了方便我们调取记忆,还要给自己建立记忆地标。
故事,建立记忆地标
地标大家都明白,就像是上海的东方明珠,四川的天府塔。或者是小区门口的一家店,城市中心的建筑····都是地标。
记忆跟城市的建筑很像,它有专属于自己的记忆地标—“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记忆,帮助我们确定方向,理解相关内容。”
脑海里显眼而又不可磨灭的印象,是最理想的记忆地标。比如你回想一件记忆深刻的事,然后由这件事为中心,去回想其他的事情。
你会发现自己会突然记起一些早就被遗忘的事情,这就是记忆地标的用处:帮助你通过联想记忆,回忆起更多东西。
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
任何故事的主要元素都是将连续的行动串联成一个连贯的因果链的情节。
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的因果链来创造我们想要的记忆地标。或者说,是把你的记忆放到相关的地标处。
比如你看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但此前你是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但是你可以调动自己大脑里的记忆。
可能你会想到自己看过了某部侦探小说,或者跟心理相关的影视剧,然后把其中的情节跟你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对比分析。
这样你就已经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放到自己的记忆地标上了。
这些看着跟故事好像没什么关系,但其实是运用了故事的逻辑,就是把相关情节放到对应事件上。
这个事件,就是地标。
书籍讲述的内容还有很多,如果你还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在同一时刻只能听到一个声音;为什么情绪、回忆、故事都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一定会给你更多的收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