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都市星空”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12幅最优作品胜出,让人看到原来上海也有一份独属于自己的仰望星空的浪漫。据了解,此次活动是上海天文馆首次举办的针对上海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星空摄影作品征集,旨在体现上海这座国际化超大型城市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好奇——上海,不仅有灯火璀璨的繁华与喧嚣,也有星光熠熠的宁静与纯净。海报设计:孙赫濛此次征集共收到份投稿作品,经过专业评委评审,12幅最优作品分别是:七星连珠(作者:陆晓添);明珠月食(作者:石冰);中宫星轨(作者:邹运来);远望星辰(作者:钱丞);金星伴月(作者:袁稷);天马星轨(作者:华佳骏);冬夜星雨(作者:华佳骏);夏夜星雨(作者:杨艺);东滩银拱(作者:马玉龙);星光调色盘(作者:王鑫);红色精灵(作者:王鑫);稻浪星语(作者:王鑫),拍摄地点涵盖市中心和远郊,包括外滩、中华艺术宫、黄浦江畔、崇明东滩、松江佘山等地。其中一幅入围作品“金星伴月”,另外还获得年度国际摄影奖(InternationalPhotographyAwards,简称IPA)专业组“特殊夜景摄影”(SpecialNightPhotography)和“自然天体摄影”(NatureAstrophotography)荣誉奖。七星连珠摄影作者:陆晓添拍摄时间:年6月15日拍摄地点:上海,外滩作品描述:“黄梅天”的湿润仿佛是天然柔焦镜。深夜灯光渐退,终于等到七星齐聚。参数信息:索尼A7M3,索尼16-35mmf/2.8,ISO-,f/6.3,15秒,14张堆栈。明珠月食摄影作者:石冰拍摄时间:年11月19日拍摄地点:上海,外滩作品描述:上海近年可见的最长月偏食过程。颗颗月食与东方明珠形成了有趣的呼应。参数信息:索尼A7M3,腾龙28f/2.8-5.6,4秒,f/11,ISO。月食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曝光时长。中宫星轨摄影作者:邹运来拍摄时间:年9月25日拍摄地点:上海,中华艺术宫作品描述:“中国红”的屋顶笼着内透的柔光,望向致密细腻的星轨。参数信息:索尼A7M3,腾龙,ISO,f/4.5,20秒,张叠加。远望星辰摄影作者:钱丞拍摄时间:年10月30日拍摄地点:上海,黄浦江畔作品描述:中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一号”静静停泊,高耸的测控天线依旧指向天空,似乎在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参数信息:索尼A7R3,适马35/1.4,ISO,f/1.8,8秒,50张堆栈。金星伴月摄影作者:袁稷拍摄时间:年5月23日拍摄地点:上海,佘山作品描述:金星伴月从上海之巅的佘山教堂塔尖上缠绕落下。参数信息:富士GFX44x33,高桥MMf/5.0,ISO0,1/2秒,混合。天马星轨摄影作者:华佳骏拍摄时间:年10月9日拍摄地点:上海,松江作品描述:天马望远镜像一只巨大的耳朵,正在聆听来自宇宙的声音。参数信息:佳能6D,佳能TS-E17mmf/4L,2.5秒,ISO,f/4,张叠加。冬夜星雨摄影作者:华佳骏拍摄时间:年12月14日拍摄地点:上海,崇明东滩作品描述:每年冬季双子座流星雨都会如期而至,辽阔平静的田野正在迎接来自星空的盛宴。参数信息:佳能EOSR5,佳能RF15-35mmf/2.8LISUSM,ISO00,f/2.8,8秒,15张叠加。夏夜星雨摄影作者:杨艺拍摄时间:年8月13日拍摄地点:上海,崇明东滩作品描述:天晴、无月、周末,天时地利,夏季最值得期待的英仙座流星雨,遇见火流星无数。参数信息:佳能6D,高桥MMF5.0,适马14mm,ISO6,f/1.8,10秒,17张堆叠。1/2sISO0,混合。东滩银拱摄影作者:马玉龙拍摄时间:年3月4日拍摄地点:上海,崇明东滩作品描述:湿地上银拱也有着如同江南一般的水润淡雅,城市的光污染也在远处清晰可见。参数信息:尼康Z5,尼克尔Z20mmf/1.8S,ISO1,f/2,15秒,8张竖拍全景拼接。星光调色盘摄影作者:王鑫拍摄时间:年2月20日拍摄地点:上海,崇明东滩作品描述:旷野上空,这片有“星空调色盘”之称的星云,位于天蝎座“头部”的心宿二区域,散发着梦幻般的光亮。参数信息:佳能EOSR,佳能24-70mmf/2.8;天空部分f/2.8,ISO,秒,30张堆叠;地面部分f/2.8,ISO,13秒。红色精灵摄影作者:王鑫拍摄时间:年6月25日拍摄地点:上海,崇明东滩作品描述:盛夏冷暖气流交汇,形成多处单体雷暴,电离层的空气分子被强大的能量激发出了大气辉光。红色精灵出现在雷暴中心多公里外的旷野之上。参数信息:佳能6D,腾龙35mmsp;ISO0,f/1.8,4秒,单张。稻浪星语摄影作者:王鑫拍摄时间:年11月8日拍摄地点:上海,崇明东滩作品描述:风吹过金色的稻田,我在静谧的深秋感受宇宙。此时的红月和昴星团就如同耀眼的宝石,点缀在这梦幻的星空画卷上。参数信息:佳能EOSR,腾龙15-30mmf/2.8;ISO3,8秒,15张叠加;月亮部分单张f2.8,4秒,ISO1。入选作品“金星伴月”的作者袁稷表示,自己一直是以一种放松的状态去感受大自然给予的回馈,即使可能记录不到,也不会觉得有遗憾,“科学摄影的魅力可能就在于此,通过模拟计算,然后现场落实,加入自己的感受,最后呈现自己想要的画面。”袁稷分享自己于年5月23日在上海佘山拍摄“金星伴月”这张获奖照片时的场景。袁稷供图入围作品“金星伴月”还获得年度国际摄影奖(InternationalPhotographyAwards,简称IPA)专业组“特殊夜景摄影”(SpecialNightPhotography)和“自然天体摄影”(NatureAstrophotography)荣誉奖作为此次城市星空摄影征集活动的延续,12月,上海天文馆举办了“暗夜保护星空摄影展”,IPSHANGHAI与国际暗夜协会、国际天文联合会一同作为支持方参展。展览由四个部分组成,除了“星漫夜城”板块展出此次入围的12幅最优作品之外,“星夜镜影”呈现了国际暗夜协会年度“CapturetheDark”星空摄影大赛28幅来自15个国家的获奖作品,“星光永续”介绍了世界各地如何保护夜空的实际案例,“只手摘星”教大家如何用手机也能拍出美丽的星空。据悉,展览将持续到年2月18日。(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