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煜
作为江海门户,上海与人民海军从来就有着血脉联系。70年来,这座城市作为海军对外开放的窗口,见证了人民海军的许多个“第一”;作为军民融合的先锋,上海与海军相伴相生,互相增添着靓丽的风采。
海军在此经历“成年礼”
年6月20日,上海扬子江码头热闹非凡。三艘苏联军舰缓缓靠岸,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接待外国海军舰艇来访。
长久以来,军舰被看作是“流动的国土”,各国军舰互访是历史悠久的友好活动。海军作为人民军队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军事外交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为迎接这次来访,上海成立了“苏联访华舰队接待办公室”,准备以高规格、热情友好的接待,让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各大媒体全方位地报道了此事,整个上海都处在极为热烈、友好的气氛中。
时任东海舰队办公室主任的苏荣在多年以后的回忆文章中提到:当时是人民海军首次接待外舰访问,对接待的国际惯例并不清楚。苏荣接下这个任务后,请教了驻沪苏联专家、外交部等部门,但所获并不多。他根据了解到的点滴信息,如拼图一般,结合当时我国海军的一些条令条例,经反复研究,终于制定出了这次接待的礼节方案。
要具体实施这个接待方案,还是碰到了不少难题。没有现成的符合规格的礼炮,就从国家礼炮队借样品,交给海军军工厂研制,并经过多次实弹试放,最后获得成功,中国海军的礼炮规格也从此确定下来。
双方舰队司令在码头检阅海军仪仗队是岸上迎接的重头戏。但当时海军没有仪仗队,于是苏荣请来北京接待国宾的仪仗队队长,帮助训练海军仪仗队。
苏联此次访华舰队人员共有多人,接待如此庞大的队伍,海军要派出大量的舰艇进行上下舰和上下岸的接送,平均每天我舰艇接送达上万人次。计划中苏军官兵到海军吴淞军港参观后,我方要举行招待宴会。这么多人吃饭要摆多桌,但吴淞军营里没有这么大的场所。上海方面经过努力寻找,终于在码头附近看中了一座大仓库,当即改造为宴会厅。
当苏联访华舰队官兵走进这座巨型“宴会大厅”时,全被惊呆了,都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许多官兵激动得流下热泪。访华舰队司令切库罗夫海军中将十分感动,他说:“非常感谢中国海军同行提供这样热情友好的款待。”苏联海军官兵说:像这样盛大的宴席,我们只有到了中国才见到,这一辈子就这一次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海军的首次接待外舰,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来而不往非礼也。尤其是海军军舰出访,它是和平时期执行党和国家外交政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显示国威,促进海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人民海军直到组建36年后,才第一次派军舰出访国外。
国际上通常把一国海军派军舰出访视为该国海军“长大成人”的标志,人民海军的这次“成人礼”,也是从上海出发。
年11月16日,由当时的“合肥”号导弹驱逐舰(舷号)和“丰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特混编队,在上海吴淞军港起航,开启了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的正式友好访问。
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上将刘华清在回忆录中如此记录:在巴基斯坦,中国海军官兵参观了巴基斯坦海军学院、海军工程学院、水兵训练中心和游览地,受到当地军民的热情欢迎。亲历这次出访、时任海军司令部通信部技术处副处长的李博生说,他被邀请在巴海军军校演讲,每说一句,台下便掌声雷动,“台下全乱了,礼堂外面的士兵全涌进来了,包括宪兵和乐队,连窗台上都爬满了士兵,热情得无法形容。”在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都是如此。
“年12月29日16时,进入了浩瀚的印度洋。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进入印度洋。为了纪念这一时刻,编队进行了庄严的海上阅兵。”刘华清如此回忆。
人民海军这次出访,访问三个国家,途经5个海区,穿越7个海峡,总航程1万多海里,历时65天。这个“第一次”,迈出中国海军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刘华清如此评论:“我们的舰队终于驶离海岸,走向近海,来到了大洋。”
当下,上海接待外舰访问或海军舰艇从上海起航出访已是平常事。申城以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与人民海军一起,打造靓丽的国家名片。
军民融合读懂深蓝
如今坐落在上海长兴岛上的江南造船厂,以百年的历史,见证着这座城市与海军的紧密联系。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第一艘自产潜艇、中国第一代航天测量船、首艘大型远洋调查船等舰艇在此诞生,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许多“第一”。
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在这里下水。该级驱逐舰先后突破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国产航母也在这里紧锣密鼓地建造中。
海军元素在上海随处可见:沪上的海军军医大学不仅拥有服务海军医疗的特色,也在多个学科为地方患者提供了健康保障。松江的佘山脚下,驻扎着海军某防化营。这支东海舰队中的专业防化部队始终秉持维护上海人民生命安全的理念,圆满完成了多次重大应急保障任务。
投桃报李。上海市双拥办曾举办“军功章上的荣耀”活动,请立功受奖官兵亲人看上海,让0余名海军官兵带着家属共享这份特殊的荣誉。年至今,60余名随军家属通过重点安置收获满意的工作岗位,名官兵子女进入理想的学校就读。在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的道路上,上海市各级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担当,让停偿工作顺利高效推进,走在全国前列。在每四年一次的“全国双拥模范城”评比中,上海的浦东新区已经四次获得这项荣誉。
“人民海军向前进!”鸣响鼓号,排起仪仗,打出海军旗语,列队摆出蓝白海军色的“70”图形……年海军节前夕,上海海事大学的青年学子在校园灯塔、吴淞轮、航海广场、东海海岸等地带来了一场别出心裁的主题“快闪”,为人民海军庆祝70岁的生日。这是上海民众对海军表达敬意的缩影。
近年来,每年的海军节时,在上海徐家汇、淮海路、南京路、陆家嘴、五角场等主要商圈,数十条商业街,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城市主干道与高架路,人们都能看到有人民海军的公益宣传片、宣传海报的集中展示。而在平时,上海许多街道里弄的宣传栏和墙面上,人民海军主题宣传海报和宣传标语一直在展现。海军节当天,许多市民还收到由通信运营商集体为人民海军送上的“庆生”短信。陆家嘴的高楼外墙,也曾点亮“海军蓝”。
像大学生做的“快闪”,海军文艺演出队多次和申城市民一起开展。在繁华的步行街上,《水兵梦》《军港之夜》《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等经典歌曲的旋律响起时,不少人都停下脚步,跟着一起哼唱。
年海军节前夕,上海吴淞港海军某基地的“军营开放日”活动中,市民可以登上贺兰山舰、三门峡舰参观。在武器装备密布的舰艏前甲板,人们零距离接触新型主炮、国产防空导弹垂发系统,许多人目不转睛,生怕漏掉哪个细节,并不时提问。在岸上训练场,水兵们精心准备信号旗语、撇缆、海军绳结等海军特色文化展示,人们可以跟水兵学旗语,在简单学习之后,就能用旗语打出“我爱你,海军!”。
除参观舰艇外,主办方还在码头安排了“海洋·海权·海军”专题图片展览,并发放海军知识宣传册,增进民众对海洋以及海军的认识。此外,“军民携手、挺进深蓝”半程马拉松赛、军地足球友谊赛等配套活动也在上海开展。
正如海军某基地政委冯瑞声在一次开放日活动上所说:让人民群众走进海军、熟悉海军,感受人民海军的风采,感受部队官兵的热血雄心,这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情怀,是驻沪海军与申城人民多年结缘共融的浓缩与体现;这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宣告,人民海军驻沪部队永远是守卫上海这座东方明珠的海上长城和坚强后盾。
上海民众如此热爱深蓝,是因为强国强军的思想已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细胞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