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东方明珠 >> 东方明珠发展 >> 正文 >> 正文

今日浦东一间房

来源:东方明珠 时间:2023/1/19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www.xxzywj.com/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上海,这句话是事实,更是共识。

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与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的朱镕基谈开发浦东时,一句“你们开发晚了,但现在搞也快,上海条件比广东好,你们的起点可以高一点。”打响了浦东改革开放的发令枪。

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伴随着平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今天的“浦东一间房”,早已非昔日可比。

28年:从“一张床”搬进“一套房”

浦东潍坊四村的老住户蒋伟舫可以说就是从“浦西一张床”搬到了“浦东一套房”。

今年71岁的蒋伟舫,年在崇明前哨农场劳动,年回到浦西。他的父母在浦西的生产组工作,年获得单位的住房分配,一家就搬到了浦东的潍坊十村。

潍坊十村

“那时候在浦西,阁楼里搭阁楼。”他指着自己家里一间不足12平的次卧说道,“就像这样一个房间,分成两间,一家四口人住。”

拥挤的住房状况通过单位分房得到了改善,而正应了那句顺口溜,真正推动浦西人搬到浦东的,却是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

“为什么人愿意过来?因为开发开放了。”蒋伟舫这样总结自己早年对浦东的观感:“交通方便了,人员才会增加,人员增加了,生活设施就会逐渐配套。”

“黄浦江边有个烂泥渡,烂泥路边有个烂泥渡镇,行人路过,没有好衣裤。”对于老一辈人而言,城市建设进程带来的变化,总是从道路开始的。蒋伟舫说:“当年的潍坊路、崂山路四周,都是没有房子的,全是泥土路和农田。”

蒋师傅退休前的工作是隧道四线的公交司机,对于浦东路面的变化,他感触尤为深刻:“以前都是窄窄的沙子路,扬尘很厉害,有些路还没有名字。一开始是两车道,和骑自行车的用同一条道,你看现在的路多宽!”

当年可以过江的公交月票

随着蒋师傅一家的乔迁新居,浦东的建设也踏上新征程。年,邓小平说:“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一番话将浦东陆家嘴推到了发展的前沿。

作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一部分,潍坊新村周边的发展自然是日新月异。按照蒋伟舫的回忆,搬到新家之后,周边就叮叮当当建设未停,“其实也曾觉得吵,但当时想着,只要忍过三年五年,周边肯定会变化呀。”

事实正如蒋伟舫所想,后来,他见证了上海的第一家“八佰伴”,也看到了期货交易所、华润、地铁二、四、六、九号线……

蒋伟舫师傅本人

改革如同春雨,和蒋师傅一样的老上海人,见证了紧随其后的万物生长。

10年:从放牛野地变成国际社区

浦东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这一点,在碧云社区的规划建设上表现得最为显著。

以金桥购物中心(家乐福)为起点,往北可见特斯拉体验中心,而往南、往东延伸开去,碧云花园、碧云别墅、国际学校、高尔夫球场等等“高大上”的建筑次第展开,对于不少本地人而言,这个出租率达七成的国际社区,源源不断地为当地注入着新鲜血液。

道路指示牌也是“国际范”

看到这些“国际范”的建筑,你很难想象,当年这里是有人放牛的荒郊野外。

年搬到云山路的陈先生回忆说:“刚搬过来的时候,这里就是农田,经常见到捕鱼的人,还有被牵着鼻子的牛。”

道路指示牌也是“国际范”

陈先生的记忆与碧云社区的规划时间大体不差,到年,碧云社区的区域环境尚处于规划阶段。时人肉眼不可见的是,该社区的配套开发早已展开,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平和双语学校、上海协和国际学校、中欧国际工商学校都已在开发进程之中。

道路指示牌也是“国际范”

从年开始,碧云别墅等项目进入开发之中。年,家乐福超市也进入了配套开发的进程。对于这个超市,陈先生表示:“碧云社区的地方志全写在了家乐福购物中心的历史上。”

对于社区附近的“原住民”而言,“第一次见到电烤的鸡鸭,第一次吃到红色的三文鱼,乃至第一次买冰柜里的纸盒鲜奶,都是在家乐福。”

而随着此后碧云社区的正式投入使用,当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超市里的英文标志也越来越多了。”

到今天,住在这里的中国人越来越习惯于外国人的生活习惯,而来到这里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受到中国文化的浸染。陈先生说:“如今你在附近向外国人问路,他们会用很标准的中文甚至于上海话告诉你杨高路怎么走。”

年的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以上海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十年之后,浦东金桥碧云社区基本形成了“国际化示范社区”的雏形。而再十年后,国际化成为了这片社区以及整个上海的自我定位。

浦东打开了一扇窗户,中国人从这里看到了全世界。

(年8月22日,黄浦江畔的汤臣一品、仁恒滨江、中粮海景等高级住宅与陆家嘴的城市地标: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等超高层地标建筑相互掩映。)

1年:从臭水旧房化身乡庐民宿

对于改革开放后浦东的巨变,有一个有趣的比喻:浦东用四十年,经历了欧洲发达地区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然而,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浦东,再到发展布局日臻完善的浦东下属各行政区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只在几年之间。对于这一点,在浦东新区边缘探索“规范化民宿”之路的刘国祥最有发言权。

刘国祥是一位在酒店行业打拼了33年的老“酒店人”,年,认为自己应该“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他,离开奋斗了半生的锦江集团,投入民宿酒店的建设。

刘国祥的想法这与浦东新区发展“特色民宿”的意见一拍即合,却在具体执行时遇到了“尝鲜者”都会遇到的“痛苦”。国内发展民宿的地区虽多,但真正符合浦东“规模化、品牌化、品质化”要求的,并没有多少。

刘国祥这样说:“我们是先行者,也是’小白鼠’,我们经历的所有痛苦,其实也是地方政府的痛苦。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浦东新区商委和川沙镇政府的帮助。”

浦东新区有意通过刘国祥等人的第一批民宿项目,探索出一套符合浦东迪士尼国际度假区定位的民宿行业标准。

尽管刘国祥说这个过程“很痛苦、很漫长”,但他“馨庐民宿”建设前后的鲜明对比,仍会让旁观者觉得“变化太快”。

改造之前的房子改造之后的房子改造之后的房子

从发臭的河道、破旧的民居,以及狭窄的乡间土路,到岸青水绿、房容整肃的特色民宿,前后的建设时间只用了一年多,这其中需要建设者的情怀与努力,更需要河道整治的大背景与地方政府对国际化旅游度假区的长远布局。

刘国祥说:“浦东在开发过程中的探索精神是全国领先的,这种精神在浦东的发展中得到了延续。从民宿行业来说,浦东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规划让我们在行业探索中实现了’弯道超车’。”

“政策支持、市场主导”,对于刘国祥而言,民宿行业的从无到有是浦东改革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浦东28年的建设进程容纳在国家改革开放40年的大背景下,而浦东新区新行业、新体系的诞生,也必须以浦东的改革发展为前提。

改革者在浦东撒下了一颗建设的种子,建设者们用28年的时间将其培育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在粗壮的树干支撑下,这棵树的枝枝蔓蔓正朝着广袤的天际不断延展。

浦东“长高”史

年,塔高8层约25米的东昌消防瞭望塔开建。自建成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是“浦东第一高”。年,这座瞭望塔正式停用,年9月13日,东昌消防瞭望塔在一声爆破声中被拆除了。

年12月,设计寓意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实现了米的主体结构封顶。电视塔设计高度为米,时为亚洲第一。

年,构思原型为西安大雁塔,高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竣工落成,这座八角形外观如钻石般精致的超高层建筑,以米的高度在当时排名世界第三。

年,一度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而停工数年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这个全球低迷的年份也艰难开业,米的高度时为国内最高楼,也是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

年,呈螺旋式上升造型的上海中心大厦正式完工,以米的高度成为上海“第一高度”,也是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到达“上海之巅”仅需要55秒,电梯以每秒18米的速度从地下一层向上飞升,最终抵达层观光平台,可以度俯瞰整座城市。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作者:宋祖礼冯茵伦

图片:蔡黄浩冯茵伦部分摘选自上观新闻

编辑:董怡虹

审稿:高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