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东方明珠 >> 东方明珠资源 >> 正文 >> 正文

以爱与美之名,愿永葆赤子之心新民晚报

来源:东方明珠 时间:2023/5/2

是否还记得对这个世界的第一视觉印象?是否还记得自己画的第一张画?是否还记得童年时对世界、对周遭种种的懵懂又好奇的心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带着原生的个性与独特的感知力降临于世,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后天教育和为人处世中的种种训练和学习中被规训,被掩盖,被遗忘。

自蔡元培于百年前“觉醒年代”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直到今天,教育依然是被谈论得最多的民生大计。近十年来,尤其是作为学龄前的儿童美术教育领域也愈发得到重视。而在各类有关儿童美术教育的活动和画展精彩纷呈的当下,这里有一场儿童艺术展显得尤为特别。它就是宋庆龄幼儿园三十周年(-)园庆的特展“孵”画展,于年10月19日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

宋庆龄幼儿园创办于年,是以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新中国学前教育奠基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所知名的国际学前教育机构。宋庆龄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关爱少年儿童,她提出“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教育思想,指引着每一代宋庆龄教育事业的追随者们,愿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一切努力与奉献。“尊重、包容、博爱”已成为宋庆龄幼儿园文化的最大特色。来自世界4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中外师生共同生活在这充满爱的小小地球村中,学会彼此理解、包容与分享,而这一切将为孩子一生的优秀打下重要的基础。这场名为“孵”的画展,正是寓意“人之初”的美育初心,收集一千多名宋庆龄幼儿园在园幼儿和届毕业生共同参与创作的24件集体作品以及毕业生为母校庆生送来的优秀作品47件。

毕加索说过:“我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学习如何像孩童一样绘画。”但是在天性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却对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至关重要。因此,美育的重要性在此凸显,老师作为园丁的角色也是精神无价。这也是展览取名“孵”的用意所在。同时,作为宋庆龄幼儿园孩子们的集体画展,展览也强调团队协作的精神,因而,“孵”也生动代表着一个“孵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享有自主表达的权利;每一个作品也都包含有一个老师教导孩子们从想法到落地创作的内在孕育过程。

策展人王晨颖老师在宋庆龄幼儿园做美术课专职老师已有十年多,她强调,展览中的这些作品并非是孩子们的课堂作业或“应试作文”,而是孩子们在课程中的流露的本真,她所做的只是这次把它们再组建起来,去呈现出它们最好的状态而已。

刘海粟美术馆这两个展厅的作品,在视觉呈现上有剧场感,打造沉浸式体验。比如,航天员主题的作品,配上了同样具有天马行空想象力的米罗的图像作成地板贴纸,配合起来毫无违和感,而形态、动作不一的航天员和代表不同星球的亚克力圆板错落有致贴在墙上,甚至云朵都带有微笑的表情。

这边厢,火烈鸟和企鹅、海豹们的家园,是冰天雪地的南极洲;那边厢,有咖啡豆飘香和热情奔放的非洲小伙伴,那是热情如火、阳光明媚的非洲大地;还有紧邻的是“神奈川冲浪”和达利的“红唇沙发”和那些正在融化的钟表……而被蒙德里安“红黄蓝格子”包裹的,是上海滩的摩天大楼和其所构成的都市天际线;而最独特、最吸睛的是孩子们集体协作完成的粘土版“清明上河图”……从古代的《清明上河图》到当代的东方明珠等陆家嘴建筑群,串联起的时间线是一则生动的历史,也是教导孩子们通过艺术和动手对时间和文化的发展有一个直观概念;“同样是繁华城市的缩影,宋庆龄幼儿园的诞生时机就是伴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浪潮应运而生、应国际大都市的发展需求而诞生的。展览中的这幅现代城市画卷也隐含了宋幼30年的发展。”宋庆龄幼儿园的园长朱素静如是说。

而关于小朋友们如何理解大师作品,策展人王晨颖老师表示,不用特意去让孩子“认识”大师,艺术修养不在于“背诵”大师,而找到一个让孩子理解的切入点去教学,才是儿童艺术课高级的状态。例如:达利,让孩子们去理解西方的超现实主义,用“流水钟”是非常适合的。达利的戏剧性作品符合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非常态的作品能表达内心情绪,孩子对“时间”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通过钟的变形,艺术性地表达出时间的流失与记忆。他们在观察“流水钟”造型时已经基本知道时间流逝的含义,也知道在过去的时间中各自呈现不同的经历。通过实践让孩子们理解深奥的“超现实主义”是美育积累的一部分。

“美术”两字“美”为先,“术”是方法、材料、手段、等辅助“美”表达的工具。目前的艺术教育正是因为本末倒置才会忽略最重要的“美”。很多人往往在看一件艺术作品时,更注重材料的新颖,表现手法的独特,几乎很少有人对“美”的呈现引起共识。但是,作为一个成人去策划一个儿童展其实非常难,两者的不同生命阶段和智识水平参照体系就注定了内里的不平等性,从策展来说,也很难集中呈现一个主题,好比我们直接问:儿童画展,到底让观众看什么?办儿童画展的意义又在何处?“从作品的积累,到整个布展不能是完全成人意识的包装,它必须是与孩子作品的一种融合。它的组建和完成就是平日的课件,不是一时兴起,更不会是为画展赶制的。这些作品往往都是校园中不断更换的景致,这些景致也就是平时艺术课的衍生产品。每一节课让孩子们在做作品时就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从作品制作中不仅得到共同创作的快乐,更学到了艺术教育本身具有的意义,培养了孩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集体创作的呈现也从小教会孩子一种包容心,用尊重儿童艺术态度,给予所有作品一种高度,再一次用艺术语言去提升孩子的美育,这才是办展本身的初衷。”王晨颖如是说。

展览除了陈展形式的新颖和孩子们生机勃勃的想象力,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在于将诸如《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古典名作引入儿童教育中——众所周知,对中国古典美学的鉴赏无疑需要较高的门槛和人生阅历。但宋庆龄幼儿园的老师们另辟蹊径,从色彩关系和“史话”的方式给孩子们讲故事。色与色的关系在西方艺术教育中早就被加入,客观的去认识大自然的色彩不难发现,“树”并不会都是绿的、也不会一直是“蓝天白云”……光赋予物体的魅力是多变的,这也是西方艺术发展到“印象派”的重要论证。而中国绘画中的“水墨”其实更讲究构图,墨染的深浅变化很多时候是一种偶然性(写意画中);工笔画则更体现对象的结构,也靠墨色深浅去变现层次。水墨的登峰造极是需要阅历、意境和更良好的结构把控呈现的,在儿童艺术教育中个人认为必须了解,但很难实施全部。这和幼儿期生理特征有关,当孩子连筷子和汤勺都难以运用自如的时候,水与墨的比重怎能把控?此外,阅历和意境也不是这个年龄孩子所能沉淀的。在对孩子解读“清明上河图”时,老师们的立足点在于画面的内容,如:让他们找找里面有哪些好吃的?找找哪些店是现在生活中也有的?这么多人在干什么?……了解画面的历史背景要站在孩子的高度去发问,这样那些穿梭在“汴京”古城一直到迈向现代魔都的“白色小人”不就活生生的出来了吗?所以细看之下,白色小人们让人忍俊不禁,都是小孩子们自己想象的古人的生活——可这不就是小孩子自己的生活嘛!

可见,在集体合作、协同完成作品的共性之下,孩子们的个性又得以生动发挥,这不仅仅是一件作品中得到体现,而是整个展览给予观者的就是如此多层次的丰富质感。

展览的另一个亮点是其环保理念。展览中的这些作品的材料无非就是牛奶盒、卷筒纸芯、橡皮泥、锡纸、亚克力、泡沫板、牛皮纸盒、碎瓷片、报纸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易耗品。当它们完成实用使命就成了“丢弃品”,但在孩子们这里,它们就是海洋,是天空,是全部的宇宙。而将原本无生命的材料摇身一变成为生机勃勃的作品,我们不应忽视这一转化过程中,老师作为引导者所付出的心血。

宋庆龄先生曾说过:“点燃儿童的想象力。”如何点燃?老师们用爱点燃了孩子与生俱来的美感,用艺术之眼点燃孩子生命之光。是他们,和孩子一起捡拾落叶和阳光;是他们,和孩子像小鹿一样奔跑在绿茵满地的校园中,清风吹动他们的衣衫,满园的花朵,就在他们的歌声中鲜艳;是他们打开不同的视野,点亮孩子的眼睛,发现生活的美好。

孩子们通过美好的艺术所展现的爱与纯真,也疗愈了我们疲惫的心。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应向孩子们学习:真正的美无关物质基础、技巧包装、富有与否,最无价的是那份发现美的眼睛和赤子之心,而这份热情一旦点燃,它的热度很可能将持续一生。伟大的艺术正如伟大的奉献精神,它并不向世俗索取,而是给予人力量、勇气和爱;以石破天惊之势,打破人们的庸常和冷漠。(林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69.html